煤炭“剩时代”考验市场各方 -中大新材 中大股份
网站首页 走进中大 企业文化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集团业务 控股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投资者关系
新闻搜索
标题   


当前位置->首页-新闻中心   

煤炭“剩时代”考验市场各方
【出 处】中国经济时报 【发布时间】2012/6/25 【浏览数】1552 次
      

     毫无疑问,煤炭已经进入到“剩时代”,库存压力从下游的用煤企业,传导至中游的仓储和运输环节,并最终作用到煤炭企业。

      一年前,这些企业并没有预料到今年煤炭市场的供需格局会发生逆转,因此煤炭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在努力地向最赚钱的上游——煤炭生产领域渗透;一年后,煤炭产能的过度扩张的负面影响显现。以致下游需求突然放缓时,煤炭的库存压力会瞬间凸显,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,背负沉重产能负担的生产企业已不能轻松转身。

     一方面,来自国外进口煤炭的价格压力依然存在,国内煤炭价格上涨空间有限。

     国际上,欧债危机持续恶化、美国经济继续低迷,国际煤炭价格长时间居于低位。虽然中国进口煤炭的数量有限,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供应面,但在国外低价煤的冲击下,国内煤炭市场很难独善其身。

     国家煤炭工业网站上的数据显示,2012年1-5月中国进口煤炭11273万吨,同比增长67.8%。其中无烟煤1570万吨,同比增长19%;炼焦煤2115万吨,同比增长33.8%;动力煤3490万吨,同比增长183.4%;褐煤2213万吨,同比增长107.7%。

     另一方面,煤炭下游市场需求的启动还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 此轮煤炭价格下调之前,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,资源价格上扬将是大势所趋。火电厂、贸易商提前储存了大批煤炭,这些煤炭原本将在今年夏天用电高峰来临时,为他们节省一笔费用,但现在这些提前储备的煤炭却成为发电企业的负担。加之火电的发电需求没有大幅增长,即便上游煤炭产量减少,依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消化掉电厂之前的库存。

     国家能源局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2年1至5月,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61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8%。其中用电整体回落主要体现在二产、工业用电增幅回落,体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。

     以上两组数据表明:煤炭的“剩时代”已经到来,煤炭的生产企业不得不吞下过度扩张酿造的苦酒。

     过去的几年里,煤炭价格翻着跟斗往上涨,社会资本纷纷涌入淘金,一些火电企业也毫不犹豫地冲向煤矿,国内煤矿的开采量不断攀升,“十一五”期间煤炭的开采量甚至达到“十五”期间的五倍。好日子下,没有人思考扩张的节奏是否应当与需求同步进行。


【编辑】迈宁  
上一篇: 预计未来铁矿石价维持窄幅震荡可能性较大      下一篇: 中国钢铁厂商或收购蒂森克虏伯巴西钢厂
 

版权所有 中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ShanDong QILU MINING Co.,Ltd All Right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