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审理第二批符合规范钢企-中大新材 中大股份
网站首页 走进中大 企业文化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集团业务 控股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投资者关系
新闻搜索
标题   


当前位置->首页-新闻中心   

工信部审理第二批符合规范钢企
【出 处】国际金融报 【发布时间】2013/8/6 1 【浏览数】1413 次
      

工信部去年9月对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》(下称“《条件》”)进行了更新,并从产品质量、环境保 护、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、工艺与装备、生产规模、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这6个方面对行业进行规范。依据该标准,工信部4月2日公示了第一批符合《条件》 的45家企业。这其中,既有宝钢、鞍钢和武钢三大钢铁央企,也包括了沙钢、方大特钢等民营企业。

据新华社报道,苗治民此前称,将继续稳步推进钢铁企业规范工作,争取今年公告1-2批符合《规范条件》的钢铁企业名单,并力争到“十二五”末,将80%左右的现有钢铁产能纳入到规范管理范畴。

目前,这项工作进行到第二阶段苗治民表示,将于11月完成对符合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》企业的审核。事实上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(下称“中钢协”)8月5日同样在官网称,目前正根据第二批申报企业的具体情况,进行材料评审,并将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核查。“实际上,时间已经推后了。”分析师对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说,“据我了解,年初的说法是‘8月’,现在是‘11月’。”

专家分析称,纳入工信部管理的想法虽然很好,但效果有待观察。“关键在市场的执行力度和政策能否进一步细化。”她说,“比如环保政策,是不是能出台更细化、更贴近市场实际情况的标准,真正让不符合环保评核的企业退出市场?”

也有市场人士告诉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,工信部的初衷没错,就是为了抑制钢铁行业10亿吨左右的过高产能。但化解产能过剩,不仅需要工信部的力量,更要“合力”。

对此,中钢协秘书长张长富在中钢协四届六次常务理事(扩大)会议上说,下半年要继续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,“国家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总体方案预计不久要出台,目前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的方案也在制订当中,且协会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工作”。

中钢协会长徐乐江建议,钢铁行业自救在短期内见效的就是加强行业自律,控制产量。“控制产量不是限产,是要求企业坚持没有合同不生产,不给钱不发货,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。”他说,控制产量的实质是追求有效益的增长,此举有利于企业和行业。


【编辑】迈宁  
上一篇: 政策面持续发力 钢市前景尚未明朗      下一篇: 解决钢铁业产能过剩要以环保为抓手
 

版权所有 中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ShanDong QILU MINING Co.,Ltd All Right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