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企不堪矿商季度调价呼唤长协 -中大新材 中大股份
网站首页 走进中大 企业文化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集团业务 控股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投资者关系
新闻搜索
标题   


当前位置->首页-新闻中心   

钢企不堪矿商季度调价呼唤长协
【出 处】证券日报 【发布时间】2012/7/25 【浏览数】1183 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近期,钢铁市场持续低迷,目前的定价模式带来矿石价格的巨幅波动,已经让很多钢企不堪重负。钢企对恢复此前的长协年度定价的盼望也越来越迫切。不过,力拓高管态度强硬地回复“铁矿石不会恢复年度定价模式”。

     从2010年4月开始,三大国际矿商已经打破了传统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模式,改成了季度定价模式,铁矿石协议期限由12个月变为3个月,原本一年一次以谈判形势确定的年度基准价格不复存在,随着协议期限的缩短,铁矿石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,目前中国正在试图让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回归到传统的长协轨迹,但是力拓高管态度强硬地回复“铁矿石不会恢复年度定价模式”,这使得国内钢企转亏为盈的希望破灭。

     实际上,季度定价也并非国际矿商的最终目标。凭借着垄断优势,三大矿商一直努力寻求铁矿石定价机制进一步指数化、金融化,从而缩短铁矿石定价周期。

     倘若铁矿石被进一步金融化,无疑将会有更多的金融资本介入,期货、掉期合约等金融衍生产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,到那时,铁矿石价格反映的将不再简单的供求规模和上下游利益分配比例。对于国内钢铁行业来说,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市场,且其中的游戏规则多为西方制定,价格的剧烈波动无疑将使国内钢厂面临更大的风险,这也是中国企业盼望回归长协机制的重要原因。

     作为仅次于原油的全球第二大大宗原材料商品,此前由于长协机制的存在,铁矿石一直缺席于世界各大交易所,随着长协制度的逐渐退出,众多金融机构已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巨大的市场,铁矿石金融化产品已开始显露端倪。

     从历史潮流来看,大宗商品的金融化已是必然趋势,面对这种趋势,在铁矿石金融化到来之前,中国企业应积极做好准备,不断开发本土铁矿石资源,争取在未来数年内,国内铁矿石市场实现供需平衡。


【编辑】迈宁  
上一篇: 发改委:拓展钢企国际发展空间      下一篇: 行业前景趋弱 中国铁矿石交易商亏本出售库存
 

版权所有 中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ShanDong QILU MINING Co.,Ltd All Right Reserved.